快速導讀
- 主動型基金/ETF 不是天生「更危險」,風險關鍵在策略屬性、持股結構、集中度與費用;但就「長期勝率」而言,多數主動股基長年落後被動同類,SPIVA 與晨星的追蹤均有紀錄。S&P Global晨星巴倫周刊
- 主動 ETF 正在美國快速壯大:2025 上半年主動 ETF 淨流入約 1,830 億美元;Vanguard 宣布推出首批主動選股 ETF(由 Wellington 管理),象徵市場供需兩端的成熟。晨星etf.comReuters巴倫周刊
- ARKK(女神基金)成為最鮮明案例:2020 年回報逾 +150%,但 2021 年跌 -23.5%、2022 年再跌 -66.9%,整段熊市最大回撤超過七成;許多投資人因追高殺低而「帳上仍未回本」。雅虎財經晨星
- 結論先講:主動型基金能否「安全」取決於你如何使用它──把「穩健主動/被動」當核心,把「主題/高貝塔主動」當小比例衛星,再用紀律再平衡,風險可控、體驗顯著改善。
一、主動型基金的「安全性」到底該怎麼看?
1)安全 = 結構 × 策略 × 行為
- 結構:ETF 架構具稅務效率與高透明(SEC 6c-11 規範要求每日揭露投組);但近年亦出現半透明/不透明主動 ETF,資訊揭露頻率較低,流動性與折溢價管理仰賴替代機制,需多留意。證券交易委員會+1
- 策略:收益/低波/債券型主動(如 JEPI、JPST、BOND)風險輪廓接近「核心資產」;主題型/高成長主動(如 ARKK)屬「衛星資產」,波動大、集中度高。摩根大通+1pimco.com
- 行為:不當使用(重倉單押、追高進場、不設停利停損或再平衡)會把任何產品變危險。晨星對 ARKK 的投資人回報研究就是典型案例。晨星
2)「主動 vs 被動」的長期勝率
- SPIVA 年報與晨星 Active/Passive Barometer 長期統計:多數主動美股大型股基金在 10 年期落後被動同類(成功率僅個位數到 2 成多不等,視分類而異)。因此,若求長期可預期性,核心部位以低費被動或「系統性主動」更穩妥。S&P Global+1巴倫周刊
二、為何主動型 ETF 在 2024–2025 年快速擴張?
- 資金面:2025 上半年主動 ETF 淨流入約 1,830 億美元,顯示結構優勢(稅務效率、日內交易、成本下降)與投資人需求(希望超越指數)疊加發酵。晨星etf.com
- 產品面:Vanguard 宣布推出首批主動股票型 ETF(股息成長、成長股、價值股),由 Wellington 管理。這對長年以被動稱霸的 Vanguard 是重大訊號:主動 × ETF 殼正進入成熟期。Reuters巴倫周刊
- 監理面:ETF Rule 6c-11 降低發行門檻、強化透明與自訂籃子機制,利於主動策略進入 ETF 生態;半透明架構也在發展(同時必須揭示相應風險聲明)。證券交易委員會+1
小結:投資載具升級(ETF 殼)+主動供給增(大型投信投入)+投資人需求擴張(希望在特定市場環境獲取 α),共同推動主動 ETF 的高成長。
三、代表性「主動策略」地圖(按用途,不構成投資建議)
A. 收入/低波覆蓋買權(Covered Call)
- JEPI:股票+賣出 S&P 500 或大型股覆蓋買權,換取當期現金流與部分下檔緩衝;代價是上漲行情的天花板偏低。官方資料載明其以月配息為主。摩根大通
- JEPQ:機制近似 JEPI,但偏向那斯達克成長股宇宙,收益潛力高、上檔封頂更明顯,適合願意以漲幅換現金流者。(原理與 JEPI 同源,投資標的不同。)摩根大通
B. 現金替代/超短債
- JPST:投資級短天期債,存續期通常不超過 1 年,定位為低波動、高流動性的「閒置資金停泊」工具。摩根大通+1
C. 主動債券(核心或戰術)
- BOND:PIMCO 主動核心債,強調主動久期管理與部位切換,在利率循環中追求風險調整後的超額報酬。pimco.com+1
D. 小型股/價值(系統性主動)
- AVUV:聚焦小型價值+高獲利品質的主動透明策略,費率相對低、分散度高,屬可考慮的長期「衛星至次核心」。Avantis Investors晨星
- Dimensional(DFAC 等):把學術因子(價值、規模、品質)轉化為低週轉的系統性主動,強調分散與交易成本控制。Dimensional
E. 主題/創新(高波動)
- ARKK:鎖定破壞式創新(電動車、基因、AI、加密生態鏈)。高波動、高集中,報酬左右極端,是風險承受度要求很高的「衛星資產」。Ark Funds
四、ARKK 的高潮與回落:一張路徑圖讀懂
1)榮景:2020 年「成長敘事 × 流動性」共振
ARKK 2020 年回報逾 +150%,AUM 飆升、資金大舉湧入,基金經理人與投資理念成為市場焦點。雅虎財經
2)反轉:2021–2022 年的「估值再定價」
- 利率急升 → 折現率上調 → 高估值重估:ARKK 多數持股屬遠期現金流導向、尚未穩定獲利的成長公司,對升息極為敏感。晨星
- 績效與回撤:2021 年報酬 -23.5%,2022 年 -66.9%,最大回撤超過七成。晨星
3)熊市後:波動與資金拉扯(2023–2025)
- 2025 年來在部分標的反彈、換股與題材輪替下,ARKK 年內曾強彈,但長期績效與風險輪廓仍提醒投資人:它不是核心資產。Investors.com巴倫周刊
- 投資人回本難:晨星指出,因為多數人在高點後期才進場,行為落差使得許多持有人「仍在水下」。晨星
4)持股結構與集中度
- ARKK 長期前十大多見 Tesla、Roku、Coinbase 等;前十大權重高、同質性強,使組合對單一風格(高 β 成長)暴露顯著。Ark Invest
五、為什麼 ARKK 在熊市「跌得更深」?六大原因拆解
1)估值敏感度極高
高成長、尚未穩定獲利的企業,股價對折現率變動高度彈性;當升息周期开啟,估值壓縮成為下跌主因。晨星
2)盈利結構與現金流不穩
尚未穩定獲利代表對資本市場與景氣循環更敏感,當利率高企、需求退潮,股價調整幅度容易擴大。晨星
3)持股集中度高、主題同質性強
前十大權重比例高、彼此相關性強,分散效果有限,一旦主題逆風,組合波動被放大。Ark Invest
4)資金流反身性
2020–2021 年巨量資金追捧,跌勢中反向贖回放大波動,AUM 急縮造成交易執行與組合調整的額外壓力。晨星
5)行為財務缺口
晨星研究顯示,多數持有人未能拿到基金等權重報酬,原因在於追高與低檔停損的時機錯誤。晨星
6)敘事落差與現實落地的時間差
創新願景龐大,但商業化與盈利進度若不如預期,市場會用更高的折現率與更嚴格假設重新定價。
六、主動型基金真的「不安全」嗎?把安全框進配置法則
1)把正確的東西放在正確的位置
- 核心層:寬基被動(如市場指數)或系統性主動(DFAC 類;風格分散、低週轉、費率較低)──負責承載長期複利。Dimensional
- 衛星層:主題型/高 β 主動(ARKK 類)──小比例增益器,用來捕捉特定題材或周期,而非長期全部身家押注。
2)收益需求 vs 成長需求
- 追求現金流:JEPI/JEPQ(換取現金流、犧牲部分上漲)、JPST(低波動短債的現金替代)、BOND(主動久期與信用調整)。摩根大通+1pimco.com
- 追求長期成長與風格溢酬:AVUV(小型價值)與 Dimensional(DFAC 等)的系統性主動。Avantis InvestorsDimensional
3)四條硬規則(把風險裝進框)
- 衛星總額度 ≤ 投資淨值 10–20%,單檔主題型不超過 5–10%。
- 年度再平衡:設定上/下限(如 ±20%)自動修剪,避免追高殺低。
- 以「含息總報酬」評估,而非只看配息金額或單年漲跌。
- 費用 × 週轉:費用與交易成本是長期的大敵;同策略下費用更低者勝率更高。巴倫周刊
七、技術與監理補充:主動 ETF 的透明度與結構風險
- 全透明主動 ETF:受 6c-11 規範,每日揭露持股,套利機制更順暢、折溢價可控。證券交易委員會
- 半透明/不透明主動 ETF:揭露頻率月或季,需採「代理投組/指示性 NAV」等機制;監理單位要求在公開文件加註風險圖示與說明。投資人應理解可能帶來的交易成本/折溢價風險。證券交易委員會Schwab Brokerage
八、實務情境:三種投資人怎麼配置?
1)退休前 5–10 年、以現金流為主
- 核心:寬基被動或 DFAC 類(60–70%)
- 收益:JEPI/BOND/JPST(20–30%)
- 衛星:ARKK 或其他主題(≤5–10%,視風險承受度)
2)年輕且能承擔波動、追求長期報酬
- 核心:寬基被動或 AVUV+DFAC 的風格組合(70–85%)
- 衛星:ARKK(5–10%)+小型科技或主題(5–10%)
用意:以風格溢酬(小型/價值/品質)為基底,少量主題放大上行。Avantis InvestorsDimensional
3)企業主或高收入族、重視流動與彈性
- 核心:寬基/DFAC(50–60%)
- 現金管理:JPST(10–20%)
- 收益與低波:JEPI(10–20%)
- 衛星:主題 5–10%
用意:兼顧資金周轉與低波動現金流;主題比例嚴格控管。摩根大通+1
九、常見問題(FAQ)
Q1:主動型基金比被動基金更安全嗎?
A:不一定。安全取決於策略與使用方式。長期統計看,多數主動股基打不贏被動同類;若你要可預期的長期複利,核心選擇傾向低費被動或系統性主動,主題型主動僅作衛星。S&P Global巴倫周刊
Q2:為什麼 ARKK 在熊市跌更深?
A:升息引發估值壓縮+持股多為尚未穩定獲利的高成長+集中度高+資金流反身性+投資人追高殺低,疊加效應造成。晨星
Q3:JEPI/JEPQ 適合長抱嗎?
A:它們像是把「未來部分漲幅」換成「今天的現金流」。若你要穩定現金流+相對低波,它們合適;若你追求牛市最大漲幅,純股指數更直接。摩根大通
Q4:半透明主動 ETF 和一般 ETF 有何不同風險?
A:資訊揭露頻率較低,可能造成折溢價與交易成本管理難度提高;SEC 要求在公開文件加註風險說明,投資前務必確認。證券交易委員會
Q5:Vanguard 為何也推出主動選股 ETF?
A:主動 ETF 市場供需擴張、稅務效率佳、費用逐步下探;Vanguard 與 Wellington 的合作代表主動 × ETF已成主流產品線之一。Reuters巴倫周刊